上手擊球動作唔順、膊頭成日痛?問題可能唔係手臂,而係你嘅核心同動作出錯
- Performancefix
- 10月1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你有冇試過——打排球、打羽毛球、投籃、甚至做 gym 嘅時候,手明明出盡力,但球飛唔遠、動作唔順,仲有啲膊頭、手肘痛?好多時候,我哋第一個反應係:「係咪我手太弱?」,或者「係咪我要加練力量?」
但事實上,問題好多時都唔喺手,而係「身體點樣帶動隻手」。
上肢發力動作,其實係全身協調嘅動作
無論投球、揮拍、擊球,都唔只靠手臂。
真正嘅力量,應該係由軀幹開始傳遞。

當你想將球拋出去時,身體會先「扭動」製造反向拉力,就好似拉弓一樣——拉得越滿,彈得越強。呢個時候,核心肌群會被拉長(離心收縮),接住再反向「彈出」,力量就沿住腹外斜肌、前鋸肌一路傳到手臂,形成鞭出去嘅感覺。

好多教練係訓練時都會話手要鬆,而作為球員,好多時後就會覺得:又要鬆,又要大力,即係點呀?
當教練話「手鬆啲,力量會更大」,其實講緊嘅就係——手唔應該係出力嘅起點,而係力量傳遞嘅終點。
投擲動作出問題,通常有三個原因
軀幹旋轉唔順
好多時核心太緊(腹壓太高)或者太鬆(不穩定),都會令軀幹轉動唔自然,力量傳唔到上肢,變成「用手硬撐」。
前鋸肌發力差
前鋸肌係上肢最重要嘅「橋樑」,負責將核心力量傳送到手臂。當佢唔夠力或控制差,就會導致肩胛骨位置偏移,令手臂出力時肩膊頂住、卡住。
發力順序錯誤
如果動作唔係由軀幹帶手,而係手自己搶先出力,長遠就容易出現勞損。好似排球員嘅肩峰痛、羽毛球員嘅手肘痛,其實好多都源於錯誤嘅發力順序。
想改善?可以從兩個方向入手
訓練軀幹旋轉能力:核心訓練唔係越硬越穩就越好。學識「控制」核心,令身體能夠自然轉動,而唔係死撐,先係真正嘅力量起點。
強化前鋸肌功能:訓練肩胛骨嘅活動與穩定度,讓手臂動作更順、更穩、更有爆發力。前鋸肌運作得好,整個上肢動作鏈都會變得更流暢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