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經常練肩外旋動作但上肢動作都係唔順暢?可能你欠缺的是肩內旋能力


想到肩關節的輔助訓練,大家都會聯想到肩外旋的動作,並且大家都會在健身房透過拉力帶或cable machine 進行肩外旋的訓練,以保護肩關節的健康。


ree


但肩關節作為一個球窩關節,本身就會進行不同角度的旋轉。

而且不同角度旋轉的能力也會大大影響肩關節的健康。


大多數的往前發力動作,如投擲,出拳,都需要有肱骨內旋的元素。


因此,除了肩外旋動作外,肩內旋能力都同樣重要。


ree


你又有訓練過肩內旋嗎?


如上所述,肩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,而且肱骨頂的面積比起肩胛骨的窩為大,引起肱骨的旋轉往往要伴隨著肱骨的滑動,才可以使肱骨頭保持在肩胛骨中間,旋轉軸才能夠保持穩定。


ree

穩定的肱骨外旋,需要肱骨頭的往後旋轉與往前滑動同時產生。

同樣地,穩定的肱骨內旋,需要肱骨頭的往前旋轉與往後滑動同時產生。


ree

上肢運動,尤其是投擲類的運動員,如棒球投手、排球扣球手、網球、羽毛球運動員等等,對上肢功能要求都很高,肩內轉、水平內收的角度更不能忽略。


如果活動度與控制能力有缺失,在出手後的緩衝減速期肩關節沒有肩內轉、水平內收的空間,便可能有肩夾擠之情況。肩內轉受限可能來自於後側肩關節囊的緊縮,常見的伸展方式為sleeper stretch或是cross body stretch,藉此拉伸後側肩關節囊來增加肩內轉角度的空間。


modified sleeper stretch 與 modified crossbody stretch
modified sleeper stretch 與 modified crossbody stretch


但假如你因為姿勢的原因,或者是長期使用不當的原因,導致肱骨頭長期前移,同樣有機會會導致肩關節內旋能力的缺失。


此外,假如肩胛骨長期前移,都有機會影響肩胛骨的穩定性,導致肱骨內旋能力減少。


有多條肌肉都可以帶來肱骨的內旋,包括:

肩胛下肌、大圓肌、胸大肌、背闊肌


ree


胸大肌與背闊肌一般被視為上肢最有力的發力肌肉,但發出的力量越大,所需要的穩定性就越大。


需要肩肱關節先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平台承受反作用力,才能夠使胸大肌與背闊肌有效在動態動作時穩定發力。


否則每次胸大肌與背闊肌發力的時候,肱骨頭都會被拉離開原本的位置,發力效率就自然會收到影響。


大圓肌也算是穩定的小肌肉,但由於它並沒有連結在肱骨頭上,因此並未直接參與到肱骨頭的穩定。


因此,在以上這些內旋肌肉當中,首要考慮肩胛下肌的發力能力。

它能夠為肩肱關節帶來水平面的穩定,以及透過穩定的內旋促進胸大肌與背闊肌的發力。


如果你發現你的肩關節非常不穩定,經常感受不到背闊肌與胸大肌等大肌群,而且經常做肩外旋訓練都解決不到問題的話,可能你需要做的不是更多的按摩與放鬆,而是肩內旋的訓練。


--


Team Performancefix 有多位不同專項嘅教練以及物理治療師,能夠依照每個客人的個人需求設計治療與訓練方案,務求達到最佳效果!


如果你一直都深受上肢疼痛問題困擾,Team Performancefix 提供物理治療訓練雙關齊下嘅綜合治療方案,務求令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有針對性嘅處理!


歡迎whatsapp 查詢!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