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上肢運動動作為甚麼容易受傷?肩關節與上肢動作傷害的成因

已更新:3天前


上肢為主的運動(如排球、籃球、手球、羽毛球等)深受許多運動愛好者喜愛,但與此同時,上肢與肩關節的傷害也屢見不鮮。好多教練與物理治療師都會與到這樣的問題:明明訓練強度不高,點解仲係肩膊痛、手肘痛?


ree

本篇文章將從動作解剖學與功能訓練角度,深入剖析投擲動作的本質,並提出常見失能機制與預防策略。無論你係教練、運動員,定係復健專業人員,都能從中獲得建議。


為什麼投擲動作容易導致肩部受傷?


投擲不是單靠手臂的動作,而是一連串全身協調的動力鏈過程。肩關節結構的複雜性與自由度雖然讓人類得以精準投擲,但也同時使其成為最容易受傷的關節之一。


投擲動作涉及以下關節結構的整合協調:

  • 肱盂關節(主要的肩關節)

  • 肩胛胸廓關節

  • 肩峰鎖骨關節

  • 胸鎖關節


ree

這些結構組合在一起,形成一個具備超高活動度的上肢平台。人類在演化中發展出的獨特肩關節排列(如肩胛骨位置與可動範圍、鎖骨形狀、肱骨角度)讓我們具備遠超靈長類的投擲能力,但也為穩定性與動作控制帶來極大挑戰。


功能性運動關鍵:旋轉與連鎖動作


所有高效率的投擲動作都離不開旋轉。我們可以將投擲所需的主要動作分為四大關鍵環節:


  1. 肋骨旋轉 – 負責軀幹轉動與傳遞力量

  2. 肩胛骨上下旋轉 – 提供手臂正確的運動軌跡

  3. 肱骨內外旋轉 – 執行投擲所需的精細控制

  4. 尺橈骨旋前與旋後 – 最後的力傳導與釋放


當其中任一環節出現功能障礙,整體投擲動作就會出現代償,進一步導致肩部、手肘等區域的過度使用與傷害。


ree

投擲運動常見失能原因分析與改善建議


  1. 肋骨旋轉失能:呼吸與核心控制的問題

肋骨旋轉不只是軀幹轉動的關鍵,也與呼吸模式與核心肌群功能密切相關。許多運動員常見的錯誤包括:

  • 習慣胸式呼吸,導致肋骨無法有效壓縮/擴張

  • 核心訓練以向心或等長收縮為主,忽略離心控制

改善建議:

  • 練習橫膈膜主導的腹式呼吸

  • 加入離心核心訓練(如控制下放的側棒式、旋轉抗阻)

  • 增加旋轉向心+離心的訓練組合

ree

  1. 肩胛骨失能:懸浮系統的不穩定

肩胛骨是懸浮在胸廓表面的骨頭,並無直接骨性支撐,完全依賴肌肉維持穩定。其連接肌群包含:

  • 前鋸肌、斜方肌、提肩胛肌、菱形肌等穩定肌

  • 以及與肱骨連動的肌群如肩袖、肱二頭肌等

若這些肌肉間張力失衡,肩胛骨將難以準確旋轉與穩定,容易在揮臂時被肱骨牽動產生代償,進而引發疼痛與傷患。

改善建議:

  • 強化上下旋控制(如牆上肩胛移動 drill)

  • 增加不同角度穩定性訓練

  • 結合肋骨與肩胛協同運動訓練

ree

  1. 肱骨旋轉失衡:肩峰夾擠與肩袖失效

肱骨的內外旋能力,對於減少肩峰夾擠、穩定肩盂位置具有決定性影響。若肩袖肌群無法有效控制肱骨在關節內的滑動與旋轉,就容易出現以下問題:

  • 肱骨向上滑移,導致肩峰下壓迫(impingement)

  • 三角肌與旋轉袖張力不平衡

  • 投擲時產生過度代償與肌肉疲勞

改善建議:

  • 強化內外旋離心控制(如慢速啞鈴外旋)

  • 結合動力鏈訓練(例如單腳旋轉投擲drill)

  • 加強旋轉與穩定的協調能力


ree

總結:如何預防投擲動作傷害?

部位

常見功能失衡

預防與訓練建議

肋骨

呼吸不良、旋轉受限

腹式呼吸訓練、增加旋轉動作與核心離心訓練

肩胛骨

肌力失衡、不穩定

上下旋動作訓練、多角度控制、肩胛穩定性訓練

肱骨

肩袖無力、內外旋控制不足

強化離心控制、減少肩峰夾擠風險、慢速多方向控制訓練

想預防運動傷害?從「改善關節功能」開始改善!

無論是業餘愛好者還是專業運動員,投擲動作都是上肢傷害的高風險來源。如果你常有肩部不適、手肘疲勞、動作不順的問題,很可能是這些基礎功能尚未打好。


別再只訓練表層肌肉了,真正的穩定來自深層控制與整體動作協調。


甚麼是動作評估?


動作評估係一個針對動作失能嘅一個詳細評估服務,協助大家搵出需要重點照顧的關節,制定更針對性的訓練方法。


假如你日常生活時感覺關節正常,但係訓練或者運動時就感覺動作控制失衡,「有力用唔出」,點練都達唔到目標效果,就歡迎來進行動作評估,搵出與目標的Missing Link !


ree
ree
ree

歡迎聯絡我們進行動作評估,或是預約物理治療服務,讓我們用專業手法協助你找到問題根源,打造更安全、高效的運動表現。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