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都有好多人想入行做健身教練/體能教練,都係貪呢行門檻相對低,但人工又相對高。
但要成為一個有能力同專業嘅教練,其實又唔係咁容易,呢點放諸四海皆準。如果細心思考教練要做嘅事情,就會發現教練工作包含嘅範圍非常多。
教練教學時需要嘅知識包括: 解剖學 動作分析 動作檢測 排課表嘅能力 營養知識 動作教學
-
再細緻舉例,即係:
點樣練到特定能力,例如爆發力/力量/關節活動度/心肺功能,點樣係動作同課表上微調?(動作選擇,intention,課表volume?)
如果訓練時膝關節不適,動作上要點樣調整?(動作執行問題定係本身肌肉問題?)
訓練後大腿後肌唔舒服,點樣放鬆/舒緩?(volume太高?太重?手法放鬆?)
跑完步脛骨前面痛,但痛一陣又無事,點先可以唔再痛?(幫佢調整跑姿?)
我想跳高啲,係咪一定要做olympic weightlifting?(olympic weightlifting, plyometric training, force-velocity curve)
我想增肌/減脂,飲食上點樣調整呀?(增加proteins? 飲食選擇?)
下刪n 項問題,但以上嘅每一個細項已經足夠細緻鑽研。
另外,仲有一啲實際操作上嘅技能,例如:
同學生溝通,了解實際需要嘅能力
比提示語(cue)嘅能力
觀察學生動作是否精準嘅能力(coaching eyes)
同學生建立關係,令到佢願意繼續訓練嘅能力
令學生理解動作要素嘅能力
再然後,仲有一啲比較專門嘅知識,例如:
衝跑
呼吸訓練
olympic weightlighting
Flow movement
-
教練人數增加,競爭增加,就自然要提升自己嘅競爭力。
唔洗全部技能都識,但起碼,要有一兩項精通,能力高於平均值嘅技能。另外就係其他都有所涉獵,唔洗好精通,但起碼有一定嘅理解,講得到基本原理,係學員問相關問題嘅時候可以做出簡單回答。
然後當學員想進一步了解,就refer佢比適合嘅專業人士。
另外,從不同角度了解人體,可能會改變你對人體嘅睇法,進一步加強你本身精通嘅技能。
如果有follow開知名外國教練(歐美/台灣)嘅朋友,都會透過佢哋嘅文章/影片了解到佢哋有好豐富嘅知識儲備,並且涉獵面好廣。
如果有心想係呢行長遠發展嘅朋友,真係要不停進修,先無咁容易被淘汰。
知識量未必係可以幫到你搵新客,但起碼可以增加你嘅可信度,會更容易留到已有嘅學員。
Comments